周伯通大战金轮十层龙象功,胜负如何,从两人的武功特性能看结果     DATE: 2023-11-30 07:47:07

原标题:周伯通大战金轮十层龙象功 ,周伯战金胜负如何 ,通大特性从两人的轮层龙象武功特性能看成果

金轮法王在练成第十层“龙象般若功”之后  ,在绝情谷与周伯通有过一次交手 ,功胜不过并没有像古大侠版电视剧里面出现的负何,周伯通和东邪南帝以三打一对阵金轮一事。从两成果小说中是武功周伯通和一灯大师先后单独与金轮过招 ,黄药师仅仅是周伯战金在金轮欲逃时 ,及时现身出了一手“弹指神通”,通大特性拦住了金轮而已 。轮层龙象从小说中周伯通与一灯各自对阵金轮的功胜情况来看,都仅仅是负何势均力敌的打了一个平手 ,但羽菱君个人认为 ,从两成果真的武功再打下去 ,国师会败在老顽童的周伯战金手下 。

金轮法王所练的“龙象般若功”,是密宗至高无上的绝学,共有十三层的境界。但是自从有这门武功起  ,包括创下这门武功的人 ,最高也就是北宋时期藏边的一位高僧练到第九层而已。不过他继续勇猛精进 ,待练到第十层时,心魔骤起 ,无法自制 ,终于狂舞七日七夜,自终绝脉而死 。可可见,金轮能够练到第十层 ,不但神功大成 ,还不会走火入魔,他的确是一位旷世的练武奇才。

第十层的“龙象般若功”,有多厉害,小说中说得很清楚 ,每一掌击出,均具“十龙十象的大力”  。一掌能够拍出力近千斤,这说明第十层功成,修炼者体内已然蓄到了千斤以上的力道 。也说明了“龙象般若功”在将内力外放的这个特性上 ,体现得十分的凶悍和霸道 。

在金庸武侠中 ,一个人练成深厚的内功,不必定就能将自己体内所蓄的力道 ,轻易的转换成外功,以同等力道的外放出来。张无忌在练成“九阳神功”,未练“乾坤大挪移”之前 ,就不能将自身体内所蓄的当世无比的力道给外放出来 。李连杰版张无忌 ,在练成“九阳神功”后  ,像直接打“龟波气功”那样去出击,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。这其实说明了内力的外放,其实受外功制约,外功效疏导内力的外放 。

展开全文

“龙象般若功”不仅能练成雄强的内力 ,更能直接将自身所蓄的内力力道百分百的外放成外功去出击  。这就说明这门神功既是一门精深的内功心法,也是一门精妙的外家功夫 。而且,它的外放特性,确实是十分的凶悍和霸道,体内蓄有千斤力道 ,出掌也就便有千斤 。

金轮能够控制心魔 ,他才能勇猛精进进阶到十层。修炼时就有此成就,这也说明了他对第十层的“龙象般若功”,已经到了能够融会贯通的境界 ,如此出手 ,让“龙象功”的内力外放,也必然是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。因此,练成第十层“龙象般若功”的金轮 ,他的出击 ,每一拳每一掌 ,都必然会全力尽出,所出击的掌力便是“十龙十象”的千斤力道。这点小说中无论是写他与裘千仞的大战 ,还是与周伯通等人的交手时 ,都能够明显看出 。

不过,也正是“龙象般若功”的这层外放特性,还有金轮对这门神功的贯通 ,就注定了他与周伯通等后五绝人的高手过招 ,越战到最后,他越无胜算。这实际上关系到一门武功效否支撑修练者 ,在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交手之时持久一战的问题。

在金庸武侠中,一般绝顶高手过招,除了彼此间的试探,真正的搏命一战,没有几招就能分出胜负的 。正常情况下 ,都要经过一番长时间的苦斗,一天一夜甚至更持长的时间 ,是经常能看到的事  。黄药师大战全真七子的“天罡北斗阵” ,打了一夜就还不分胜负 ,而金轮法王跟裘千仞的一战 ,也是打了一天一夜  ,才一掌重伤了老裘,当年前五绝华山论剑,更是足足打了七天七夜 。

博大精深的中华武学 ,在这方面其实是最有先可见之明的 。乔峰和郭靖等人为什么能够常胜少败呢,缘故就是他们的“降龙掌”能够最大限度的去支撑他们打持久战 。金庸先生对这点是一再交代的,因而无论是在新修版小说中乔峰传功虚竹 ,还是洪七公传“降龙掌”给郭靖时,都特地说明了“降龙掌”的精要是“有余不尽”  。便是出掌留力 ,让自己永立不败之地。

所谓“出掌全力,盈不可久”  ,金轮法王的“龙象般若功” ,百分百内力外放的特性 ,正是犯了此大忌 。裘千仞的武功不在五绝之下 ,他的掌功与金轮的掌功 ,同样刚猛,但是金轮与之大战了一天一夜,才以一招重撃了却其性命,这说明一天一夜是老裘的限度 ,其实也是金轮持久一战的限度。

中原后五绝中,黄药师的桃花岛武学讲究一个轻灵飘逸,一灯大师的“一阳指”最耗精力,因而惧连续出招  ,周伯通的“空明拳”讲究以不足而胜有余 ,郭靖的“降龙掌”则讲究有余不尽 。他们四人的武功外放特性 ,相比于金轮 ,显得收敛含蓄得多,就仅仅有杨过在山洪和海潮之中 ,长年与自然外力对抗所练就的一身武功 ,才跟金轮一致的凶悍和霸道。实际上,周伯通等人的武功特点就是继承了中华武学的一大特长,便是出手留力,收放自如。

面对金轮法王内功外放,十分凶悍和霸道的“龙象般若功”,周伯通等人与之交手,并不能与之硬扛,仅仅能以虚应实 ,运空当强,以避其锋芒。这么一来,金轮出击的巨力无用武之处 ,一出手便即无功,但周伯通想要伤到金轮,却也是决无可能。因此,金轮对阵周伯通 ,当两人一经交手,试探出彼此武功的特性,想要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是几乎不可能的 。这点小说中,通过金轮内心所想的也是说得很清楚。

然而数百招或者千招之后呢,金轮能胜得了周伯通吗 ,很难。他的“龙象般若功” ,出手招招千斤有余 ,尽出全力,毫无留力的迹象,必然盈而不久 。而周伯通出手,以不足胜有余,到处留有余力  ,虽不能以柔克金轮那般的刚阳巨力 ,但却能以逸待劳,去消耗金轮的内力。因此  ,假如在绝情谷 ,周伯通假如与金轮真正一战 ,即便是一灯大师等人不插手,打到最后,金轮也是必败无疑,这也是金轮看准时机就溜的缘故之一。

实际上 ,在《神雕侠侣》中,真正能与练成十层“龙象般若功”的金轮硬扛的 ,就仅仅有内力的外放特性与他相似的裘千仞和杨过,其次便是身负不惧一切凶悍掌力的“降龙十八掌”的郭靖。因此,金庸先生安排最终与金轮决战的,便是杨过 。除了照顾杨过的主角光环 ,也是让彼此武功特性一致的两人对决 ,战况上会更激烈,台面上会更好看,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决出胜负  。不然让周伯通等人上阵  ,一个全力出击 ,一个以虚应实 ,不能硬扛 ,有什么好看的呢 ?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